信息中心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中心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我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

时间:2024-05-14 19:20 点击数:
 

院长  杜志强:
       河南农业大学思政课教师肩负着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坚持“八个统一”,不断推进涉农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一是打造“马+农”的行业特色思政课。在强化“在马言马”的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讲授与知农爱农情怀、强农兴农本领的培铸相统一,课堂上力求根据学情、校情、农情、国情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农大学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是开展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大思政”建设。把思政课开在学生生活里,对大学生开展信念、奋斗、爱情等方面的教育,引航大学生的人生目标。把思政课开在田间地头,与专业院系一起组建多支社会实践团队,赴农村,助力乡村振兴。把思政课开在博物馆中,与河南博物院签约,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们感受到有厚度、有广度、有温度的传统文化教育,厚植农耕文化情怀。三是培养一支勇于担当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坚持师德为先,聚焦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一方面强化理论学习,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站位。另一方面,开展集体备课,集体教研,通过“大练兵、大比武、大展示”等活动,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投身教学、钻研教学,深耕教学,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六要”素养。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陈娱:
       作为一名深耕教学一线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更加增强了上好思政课的信心和底气。要始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始终坚定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的目标。“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思政课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学中的核心和引领作用,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丰厚养分;同时,观照社会热点,贴近学生需要,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光荣职责和时代使命。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主任 王晨: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五年来,思政课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从思政课到思政课建设,从思政课教师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从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到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变”的是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不变”的是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未变;“变”的是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不变”的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始终未变;“变”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鲜明,“不变”的是思政课建设作为解决教育根本问题最直接最关键的途径始终未变。“变”与“不变”之中体现的是习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用情至深,殷殷嘱托与切切希望。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如何将总书记重要指示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上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我认为,一要注重“知”,用好思政小课堂,实现系统融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系统融入思政课,更好引导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二要涵养“情”,用好“沉浸式”课堂,注重深入融入。通过“沉浸式”课堂,多场景挖掘,多要素融入等方式,把总书记对青年的关切之情融于学生心灵,增强学生共鸣。三要强化“意”,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全面融入。要根据大中小学思政课特点与受众学生的差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设计课程目标,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学生头脑,强化学生意志,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四要重在“行”,用好社会大课堂,注重生动融入。要不断加强社会大课堂建设,创新实践育人手段和渠道,推进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实践应用,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主任 郭武轲: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感同身受,倍受鼓舞。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这需要我们拓展思政课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建立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思政育人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之间的纵向联系,加强各学段思政课之间内容统筹;另一方面要扩展课堂半径,拓展学校、社会、网络之间的多元互动,集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时空领域思政教育素材,构建大思政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思政课的育人实效,汇聚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 王蕊:
       做一名有知识有温度有情怀的思政课教师
       2024年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一、提高政治站位,厚植家国情怀。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把握“两个大局”的基础上,科学认识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变化新特征,提高政治站位,厚植家国情怀。
       二、创新思维方式,拓宽知识视野。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勇于创新思维方式,运用数字化等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同时还要拓宽知识视野、用好历史资源、善用国际比较,把理论讲透彻,把思想讲鲜活。
       三、树立高尚品德,强化师德师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学生思想、认知、行为的“引路人”。我们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自律的行动感召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 赵蕊:
       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这是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3.18”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的延续,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思政课建设的殷切期待。
       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不仅备受鼓舞更感责任重大,我们要争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我们要紧紧围绕如何有效解答学生真问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这一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以达到“八个统一”的教学效果,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 张迎雪: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专门召开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这再次显示出党中央对思政课建设的高要求和高期待。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本次讲话明确提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一目标,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供方向指引。办好思政课,要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遵循育人规律,贯彻“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中来。办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师应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思政课教师的道德感召和人格魅力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育者自己要先受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校思政课发展整体环境和生态发生全局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肯定了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绩,让大家备受鼓舞。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朱亚如: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我深切感受到学校思政课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也充分感受到思政课教师这个职业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与责任。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培育扎实的理论功底,全力投身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的学习。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担当历史使命,练就过硬本领,勇于砥砺奋斗,关注国家发展大势,努力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将来成为一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戚航: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使我深感振奋、倍受启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一是要筑牢理论思想功底。结合学校“马+农”的特色优势,在思政课程中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知识,把知识学深学透学实,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促进青年成长的内在动力;二是要厚植弘农爱国情怀。深刻感悟学校“三农”情怀教育、劳动教育、耕读教育等特色思政品牌,在课程思政中坚定理想信念,塑造知农爱农情怀;三是要发扬“自找苦吃”的精神。走入社会大课堂,主动在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建设上有所作为,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志愿服务,深入乡村基层一线,深刻感悟新时代乡村的伟大变革,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立志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