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论坛分为二个主题,农耕文明的基本要素和现代人如何从农耕文明当中吸收养分解决问题。张倩博士从三方面展开讲解。一是回顾我国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在近万年文明演进中,中华民族的祖先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从采集果实、捕鱼狩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驯养禽畜、纺织作衣,又从粗放耕作到精耕细作,百折不挠,不断的去适应发现利用,最终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通过《诗经》与农耕文明的联系点明了古代之所以重视农业原因是古代社会生产力有限,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才能稳定社会,巩固统治;土地为不动产,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粮食最为重要;古代社会,国家的大部分财政收入靠农业纳税获得,粮食是立国的最基本保障。三是分析了《易经》与农耕文明的关系,将农耕文明的基本要素概括为六个字:血缘、情理、入世。
最后的互动环节,张倩与研究生深入交流,从而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农耕文明的价值理念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
往期回顾:

往期回顾:
《大国三农》系列讲座第-讲:庞永锋博士“金融扶贫与卢氏模式”
《大国三农》系列讲座第二讲:秦剑军教授 “建国以来我国三农政策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