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品牌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特色品牌 > 博学诵读 >

博学诵读

我院举办2020年第2期总第12期线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读书会”活动

时间:2020-05-29 10:27 点击数:
       本网讯(通讯员 虎钰彬)5月27日晚,我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通过视频会议的模式举行了第二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读书会”活动。本次读书会的研读书目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的《乡土中国》,由本院老师杨筱明领学,全体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员共同参与。
       杨筱明老师首先带领大家研读《乡土中国》的第一章节“乡土本色”,指出在传统农村社会时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村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群聚而居、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地缘共同体,在这个地缘共同体内,农民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为基础产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个体劳动为基本劳作方式、以来自血缘的亲情和来自地缘的乡情为支撑而形成的价值共同体。她还引导同学们思考在“今天土地是否依然是农民的命根子?”并且带领大家分析今天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以及土地流转和土地退出等制度,引导大家进一步思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一时代命题。
       然后,她带领大家领悟《乡土中国》这本书中“差序格局”这一关键词的深刻内涵,引用了费孝通老先生在书中的比喻:“好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关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她还将费孝通老先生的“差序格局”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综合”进行类比,指出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讲解和分析,清晰地阐述了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
       最后,杨筱明老师解读了费孝通老先生“长老统治”这一词的内涵,并且引用清华大学秦晖教授的“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这段话来解释传统社会时期基层社会的治理其实是一种礼治社会,它不同于今天的法治社会,当然礼治的作用在今天的农村仍然发挥作用。通过讲解,清楚的呈现出传统基层社会治理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轨政治”模式,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今天基层社会的村民自治制度和民主协商等概念。
       随后,与会研究生各自探讨了其对今天乡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困惑,并结合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