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与农民权利研究中心

中国式现代化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端论坛第三阶段主旨发言介绍

时间:2022-12-10 21:53 点击数:
     2022年12月10日,由河南农业大学、林州市人民政府、红旗渠干部学院共同主办“中国式现代化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端论坛”在红旗渠干部学院召开。大会主旨发言分为四个阶段进行,黄承伟、王思斌、谷建全、刘保仓、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文宏、孙建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成伯清、王承哲、张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天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陈东辉、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村社会学研究室主任张浩、文法学院社会学系教师殷玉如等16位专家、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释”、“乡村振兴道路”、“共同富裕”、“困弱群体福祉”、“社会治理”、“红旗渠精神”等诸多议题作了精彩的报告。
        第三阶段主旨发言由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王晓勇教授主持。河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张锟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乡村建设的开放性思考”的发言。他认为,首先乡村建设的目标是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其次,乡村建设的现实问题是目前乡村建设的空间需求与土地配置错位,乡村建设用地空置与产业发展用地和居住用地匮乏同时并存。他提出,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要更新思想观念,增强乡村建设的时代性;开放空间布局,增强乡村建设的前瞻性;释放土地活力,增强乡村建设的可能性;开放乡村运营,增强乡村建设的有效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作了题为“乡村振兴新阶段与社会治理新征程”的发言。他提出,乡村振兴新阶段的社会治理首先要把农村的社会建设提到更高位置,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尤其是培养人的公共精神;其次,需要从面向弱势群体的“小社会的小治理”转向面向整个社会的“大社会的大治理”,构建社会共同体;需要采用新方法,培养农民的参与能力、参与兴趣和公共精神,让农民参与到乡村社会治理中。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天夫作了题为“关于城乡社区的社会治理空间的思考”的发言。他从社区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使用范畴为出发点,提出了需要重新思考以社区为基点的社会治理及其真实对应的场景或者社会空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社会政策的社会治理效应”的发言。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具有特殊意义,为未来若干年内中国的发展指定了前进的方向。他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乡村振兴需要一个总体性的政策体系来支撑、引领、带动,而社会政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必须将其动态化和落实实施,并转换为社会治理中应有的效能。(李秋潭 刘梦迪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