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与农民权利研究中心

我中心孙玉健2017年新作《“新帝国主义论”与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简介

时间:2017-05-24 14:29 点击数:
     我中心副教授孙玉健博士专著《“新帝国主义论”与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于2017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孙玉健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最新材料进一步凝练而成。全书包括前言和五章内容。
       前言部分概述了选题依据、选题依据、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等等。特别指出该论题的时代背景,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西方世界的“帝国”、“新帝国主义”理论的持续影响,我国理论界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又有新的理论发掘,其中何萍教授从东方落后国家现代化的视角对该理论的研究独树一帜。她在《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再思考》、《从列宁对民粹派的批判看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 罗莎•卢森堡 列宁——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中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等多篇论文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著作中,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由于在正文中,我们已经引述和转述了她的详细的论点,所以,这里不再重复,只是把她的结论呈现给读者:“由于时代的变迁,列宁理论中的某些具体结论也许过时了,但是,他所阐发的世界历史中的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依然是我们反思当今世界历史发展,尤其是思考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问题的有用的思维形式。”可见,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是我们分析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立足于全球化与现代化理论,通过分析全球化与帝国主义的关系,揭示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后果,进而认识“新帝国主义论”的本质;通过分析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认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彰显马克思主义东方落后国家现代化理论的现实意义。第二章,介绍帝国主义理论的时代性特征,再现不同的帝国主义理论所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说明帝国主义理论是时代的产物,为理解新帝国主义论及马克思主帝国主义理论找到现实依据。第三章,分析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包括帝国主义的本质问题、帝国主义的经济问题、帝国主义的政治问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这是本文的重点,是对新帝国主义论深入剖析的理论核心。第四章,分析新帝国主义论的理论表现,包括文化帝国主义、媒介帝国主义以及生态帝国主义,多维度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不发达民族国家的手段与途径,突出帝国主义理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特征。第五章,当代国际关系的角度,揭示新帝国主义论是维护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一套理论体系,说明只有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才能认清该问题的本质,这是本文的落脚点。
        该著作首先分析了否定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观点社会历史背景:一方面是以全球化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是苏东剧变、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的影响以及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而导致的社会主义体系变化。认为要准确把握世界所发生的这两方面变化的实质,就要剖析问题的理论根源。“新帝国主义论”是当代资本主义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理论,也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识形态,而剖析这种意识形态的本质,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所以,把“新帝国主义论”与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联系起来有着现实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该著作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把握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社会实际发展状况与这种理论产生的历史前提之间的关系;二是这种理论所包括的分析方法。比较而言,社会现实的状况是根本,因为任何理论都是当时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理论体现,它决定着某种思想理论体系是充满生机活力还是衰竭枯萎,这是无法改变的。当然,理论自身的方法也至关重要,即使结论过时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还是有效的,这是可以并且必须从学术上努力发掘的。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呈现出的是一种世界体系、全球化的视野,关注的是整个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变化,是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的。列宁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世界体系理论,但指出了经济的世界性,所以,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又是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列宁遵从人类思想文化成果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批判地汲取以往一切优秀思想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了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体系,对帝国主义理论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否定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就等于拆毁列宁主义的重要支柱。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连接点,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直接来源于列宁。假设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列宁主义就没有了说服力,否定了列宁,进一步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回归传统主义窠臼或走向科学主义新路是的深层目的。帝国主义理论至始至终都是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我们在此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重新认识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精神要义,不仅是学理层面的研究,而且也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秉承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正本清源,以厘清当前社会思潮的本质,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观点。
       该著作还认为,要发掘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深层次的理论意蕴和当代价值,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研究这一理论时的立足点和分析方法,要进行两种转向:一是由原来把经典帝国主义理论只当作对资本主义命运进行预测的理论,转向对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分析,分析资本主义运行的本质,把那些意识形态与实然性的方面区分开来,这就可以理解不同社会体制中共同具有的东西;二是由原来把经典帝国主义理论只看作对资本主义内部机制的分析,转向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层剖析,这就可以理解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关系的实质以及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发生各种现代关系的限度。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特点与经典帝国主义理论中的有关论断结合起来,把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实际关系充分展现出来。鉴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社会变革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社会变迁和时代性选择的历史背景中,揭示这一理论在辨析全球化和新帝国主义论的本质时所内涵的意义,为未来社会提供了崭新的认知方法、哲学态度和价值理想,成为跨越历史时空的人类宝贵财富。
       最后,该著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和现实已经告诫人们,全球化重新配置积累的空间关系,不论何种国籍,资本家都可以运用资本积累的不平衡和不同的空间和政治管辖从积累机制获益,不仅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而且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因此,落后国家应该以独立而不是依附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的进程,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性,否则就会误入全球化合理外衣掩饰下的现代化陷阱。这几方面的理论研究,让我们认识到:一方面,在不断变化中出现的各种样式的“新帝国主义”,无论是伦理帝国主义、生态帝国主义、科学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还是金融帝国主义等诸多“帝国主义”概念的异化、变种,其本质还是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所揭示的本质,贪婪和掠夺始终是各种形式帝国主义的本性。帝国主义的本性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具有更强的垄断性、排他性、侵略性和扩张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虽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有些方面变得不完全适用了,但是根据帝国主义的实质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所得出的主要结论并没有过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分析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并得出的主要结论,对我们重新思考当今的中国与西方大国之间的关系,进而把握国际政治关系的实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世界历史进人21世纪之后,世界形势变得更为复杂,新情况、新现象会不断呈现出来,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西方国家试图用“普世价值”论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更需要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从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中不断汲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