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与农民权利研究中心

我中心刘歆立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良好结项

时间:2016-09-14 14:12 点击数:
 

     我中心副教授刘歆立博士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农民发展的权利诉求与制度贡献》2016年经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审核以“良好”等次结项。这是我研究中心近年来在完成国家级研究任务项目、努力跻身国家级研究团队取得的又一新的研究成果。

       该成果从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两个方面研究中国农民对我国文明类型、制度发展与社会主义传统等产生的多方面影响作用。重点从历史前提、形成过程两个大的方面分析近当代亿万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权利诉求与实践推动,发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蕴含的大量农民权利内容与制度贡献因素。因而,课题的学术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农民主体的角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机制,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农民发展的权利诉求、制度需求之间的内在关联,从发生学意义上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的理论视野与历史视野;另一方面,从发展农民权利角度系统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成机制、价值取向、制度内容与实践形态等,揭示“农民中国”的重要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的深层意涵、具体表现及独特价值。
       成果由七个部分组成,包括导论和六个专题研究,21万字。第一章是制度、制度演化与农民权利。在简略探究制度与农民权利等课题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权利的基本理论观点,中外社会主义思潮中的农民权利观点和社会主义对  农民权利发展的独特作用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农民的权利诉求与制度贡献的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比较视野。
       第二章是农业文明对我国传统社会的影响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这个人口最多、力量最大的社会群体构成稳定的历史主体,“农业是中国人之经济和生活方式的灵魂”。这一文明类型特点对中国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本部分重点研究我国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内容与社会结构中的农业文明因素与农民多各方面的贡献,其对中国传统社会与中华文明类型形成的整体影响,其在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显现形式。
       第三章是农民对传统社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全面地从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乡土社会、朝代更替等面向来探讨传统社会中的农民因素与农民特征。特别的,从典章制度与乡土社会来探讨农民是如何支撑与决定传统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农民如何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中华文明建构的等。力图在理论上系统梳理农民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多方面贡献、农民参与几千年形成中国国情底色的方式和特点,为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农民影响中国社会的方式和特点、当代中国农民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过程与特点提供历史研究依据。。
      第四章是我国社会主义特有的历史传统与制度渊源。超稳定性和周期性震荡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外部特征,这个特征是我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制度安排与社会结构共同决定的必然表现。“农民中国”中的许多历史制度与文化由来已久并构成社会主义中国存在的传统支撑,这一基本国情所内蕴的历史传统与制度安排是我国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场域与思想支援,继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具有某种制度路径依赖与历史锁定作用。
     第五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体形成中的农民发展的权利诉求与贡献。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在近代遭遇外部冲击下被逐步解构,并不意味着近代中国的制度演变完全脱离既有的制度逻辑与轨道。从整体看,这个制度逻辑依然主导了从晚清帝制向北洋共和的演变,以及从国民政府向社会主义中国的演变。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便是这一制度逻辑内在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实际表现。改革开放前我们党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探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中的“形成前提”,包含着对制度演进规律的历史自觉与历史适应。这一历史自觉和历史适应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前提中包含着不可或缺的制度演进内容与作用。
       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体形成中的农民权利诉求与制度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诸多具体道路构成的我国发展的总道路。这些道路的成功开辟都离不开亿万农民群众的实践参与制度贡献。在一定意义上说,在这些道路的形成、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农民的作用是基础性、连续性与全过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传统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特有的制度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