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与农民权利研究中心

基地简报2020年第3期

时间:2020-03-15 16:09 点击数:
 
研究成果快报
第 3 期(总第83期)
河南农业大学科学发展与农民权利研究中心               20203月
 
 

我中心主任陈娱教授青年研究人员刘宁静博士应邀参加在全省

       教育系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座谈发言
       一场疫情,一次考验,一堂大课。2020年3月份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中共河南省教育厅党组印发文件,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引导广大师生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做到在灾难面前与国家共患难、与人民共进步,共同完成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把疫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最近《河南高教》邀请了包括我中心中心主任陈娱教授、青年研究人员刘宁静博士等参加的部分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座谈会。现将两人发言介绍于后。
       陈娱教授发言的主要内容有:新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的战“疫”在全国打响。那么在特殊时期,如何把疫情、灾难变成教材,引导大学生与祖国共成长,是每一个思政课教师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是把握好“变”与“不变”。疫情之下要求教学方式要实现由面对面向线上键对键的转变,从主要依赖课堂讲授为主向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协同调用的转变,从思政教育小课堂向与疫情防控社会教育的大课堂的转变,等等。作为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守好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任何时候都不会变,也不能变,只能加强。
 
       二是深入挖掘战“疫”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根本上说,把灾难变成教材,探索教学内容的转变是关键。“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作为教育者要积极、主动、创造性运用好疫情防控这本最鲜活、最生动的教科书,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育人元素,把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与五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做到有机融合,打造疫情防控的思政“金课”。
       三是坚持价值导向和问题意识相统一。作为教育者要坚持实现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讲好中国战“役”故事,讲出疫情防控背后的真理味道,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刘宁静博士发言的主要内容是: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为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教育素材。中国人民在疫情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基层干部党员“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党性光芒,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医护人员的大爱情怀,闻令即动、勇挑重担的人民子弟兵的忠诚担当……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应努力梳理抗疫过程中的育人因素,探索学理与素材的有效融合的途径,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内涵丰富、感人至深地思政教育课程,使青年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接受精神地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在亲历灾难后更懂责任担当、更具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