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动态 >

学术动态

鹿林著作《生活世界论》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时间:2024-09-04 08:36 点击数: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鹿林教授新著《生活世界论》,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一部论述人的生活世界的哲学书。首先,全面总结生活世界这个哲学概念的渊源、演变的历程,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其作学科定位。其次,阐释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逻辑结构,追溯其创建的宗旨和目的。再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客观解读生活世界的历史境遇与发展前景。鹿林在对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心得体悟,绘就出生活世界这座大厦的宏伟蓝图,思想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读性融于一体。

《生活世界论》内容简介

       《生活世界论》系统、全面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生活世界理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全面地分析和评述由现代西方哲学现象学创造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开创并为海德格尔等人不断丰富发展的生活世界理论基础上,对生活世界理论在学科上进行定位,阐明了真正的生活世界理论其旨趣在于科学地指导人的生活行为,以创造和建构自由和谐的生活世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本书除导言外,共有十二章。
       第一章“生活世界理论的重新定位”,重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阐明生活世界的学科定位和理论旨趣,强调生活世界理论应以生活世界为自身研究的对象,具有独立的地位和理论旨趣,科学认知与审美创造构成生活世界理论的两个根本维度,而生活世界理论的阐释反映着生活辩证法,运用着价值性概念,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的生活实际。
       第二章“生活世界的本质和特征”,先是从三个维度阐明了生活世界的本质,接着阐明了生活世界的时空特征,强调时间是衡量人的现实生活历程的尺度,而空间则是确认人的现实生活创造的尺度,最后总结概括了生活世界的“感性确定性”“实践生成性”“适度超越性”和“价值主体性”四个基本特征。
       第三章“生活世界的逻辑结构与构成要素”,先从人自身成长历程出发阐明了生活世界实际上存在着经验生活世界、理智生活世界、关系生活世界和心灵生活世界四个逻辑层次,接着阐明自然是生活世界的客观基础,并经历着从自然存在、人化自然到感性的他人的转变,其次从三个层面阐明了现实的人是生活世界的主体,而社会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家庭、小区、单位、市民社会、民族、国家、世界等等,都是一定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主体。
       第四章“生活世界的创造和建构”,重点阐明生活世界创造和建构的实质和目的,强调人对生活世界的创造本质就是为了摆脱外在必然性的束缚和制约,要自觉地把握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的生活和世界的主人,其目的就是在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价值的、伦理-道德的世界使自己成为人,成为文化人、文明人、道德人;强调源自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客观、全面的生活需要是生活世界创造的动力源泉,而物质生产、精神生活、人的生产构成了生活世界创造的客观活动。
       第五章“生活世界建构的宗旨、原则与机制”,重点阐明和谐是生活世界建构的根本宗旨,人们必须尊重差异与多样,通过合作与兼容,走向共生与共赢,而生活世界的建构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自由原则、远近亲疏原则、轻重缓急原则和公正原则,而公共生活世界建构必须遵循民主、公议和契约机制。
       第六章“生活世界间的交往、碰撞与整合”,重点阐明不同生活世界之间的交往、互动、融合的机制与规律,强调任何生活世界都存在着不可否认的邻域和异域这两个存在论事实,而异域具有陌生性、荒诞性、神秘性特征,与邻域、异域的交往经历了三个阶段和境界,即冲突与战争、对话与交流、互惠与融合。
       第七章“生活世界辩证发展的自然阶段”,首先从生活需要、生活方式、生活状况、思维方式四个维度阐明了自然状态下的生活世界,其次阐明了自然生活世界本质上是血缘生活世界和地缘生活世界,最后强调尽管自然生活世界留下了很多美好传统,但注定存在着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必然随着历史发展而被否定和扬弃。
       第八章“生活世界辩证发展的异化阶段”,首先从生活需要、生活方式、生活状况、四维方式四个维度阐明了生活世界的异化表现,其次揭示异化生活世界本质上就是强权的生活世界、物化的生活世界,而伴随着世界历史的真正生成,异化生活世界亦注定被历史否定和扬弃。
       第九章“生活世界辩证发展的自由阶段”,亦首先从生活需要、生活方式、生活状况和思维方式四个维度阐明了自由生活世界的特征,揭示了自由生活世界本质是自由的、和谐的生活世界,它意味着人的历史的真正生成,意味着人的彻底解放与全面发展。
       第十章“生活世界的当代境遇”,重点阐明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生活世界的当代境遇、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阐明了当代人类生活世界人们对现代化命运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新全球化悖论的抵制和克服,强调人类必须坚持科学的宗旨和原则重建生活世界,而创造自由和谐的理想生活世界能够为人类塑造起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为自己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奠定精神支柱,确立安身立命之本。
       第十一章“中国生活世界的历史与现状”,首先阐明了中国传统生活世界的五个基本特征,接着分析了近代中国传统生活世界出现断裂并得到延续的历史文化原因,最后从五个方面对中国当代生活世界的历史现状进行了总结概括。
       第十二章“中国生活世界的历史重建”,首先阐明了中国生活世界必要进行必要的重建,而现代化是中国生活世界重建的历史任务,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是这一重建的最终目的;接着在说明中国人世界观进行重塑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参与世界秩序重建的价值取向,即中国人追求世界和谐,寻找天下太平;最后阐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参与世界秩序重建的现实行动,中国人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采取了大量扎实的具体行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世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