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党的建设 > 最新动态 >

最新动态

十九届五中全会如何融入纲要课程——王俏蕊

时间:2020-12-02 09:00 点击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以现实为旨归,重在使学生明了“四个选择”。另一方面,历史结论必须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才能使学生信服。历史发展到现在,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真的“行”,社会主义确实能够救中国。虽然十九届五中全会很多阶段性顶层设计不太容易被直接纳入纲要教学,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可以帮助我们结合现实问题更新教学理念,在内容上也可以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路线、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密切结合。
       首先,十九届五中全会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为纲要课从政治军事视角转入经济文化视角提供了现实案例。以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注重从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等方面向学生阐释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但因为世事变迁,学生对打打杀杀这种特别带有悲壮色彩的反侵略事件已经比较隔阂,反倒是经济掠夺、文化渗透方面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比如列强侵夺关税自主权可以与中国加入WTO及中美贸易战中的关税问题结合讨论,比如列强殖民的“侵”可以与一带一路倡导的“通”进行比较研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民族独立,更多的我们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需要完善的国民经济建设体系和现代化建设系统观念,所以我们的教学也要从以往的政治军事视角转向经济文化视角。
       其次,十九届五中全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群众路线,而这是国共两党最大的区别。国共两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有重合的部分,比如民族主义、 “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游击战等,但国民党为什么到最后不“行”?因为蒋介石所说的政治是权力制衡,而共产党讲的政治是民心。正因为如此国民党的游击战是一游就散,一散就扰民。而共产党能够动员党政军民一心,游而不散。正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我们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十四五规划”也贯彻了这样的群众路线,就是“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今年3月,在疫情防控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攸关民族复兴大业的战略谋划已经敲响了“战鼓”。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十四五”规划建议,成立文件起草组,起草工作正式启动。之后的200多个日夜,习近平总书记3月奔赴武汉,4月深入浙江,5月赶往山西,6月西行宁夏,7月北上吉林,8月冒酷暑到安徽,9月南下湖南,10月飞抵广东……地方调研,为“十四五”规划建议编制丰富了实践案例。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系列座谈会。民主党派、专家学者、企业家、科学家、货运司机、餐馆店主、农民工人等各行业代表走进会场。文件起草过程,开创了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首次“网络问策”,网友留言100多万条。所以,“十四五规划”不是共产党关门造车,而是亿万人民共同参与、见证、推动,最终共同受益的民生大计。这不仅是我国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更是共产党群众路线、不忘初心的现实写照。
       再次,十九届五中全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这是共产党能够自我革命且不断成长的原因。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两类现象,一类是有的同学简单地盲目拥护共产党,认为共产党不会犯错误,他接受不了也理解不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几次“左倾错误”,他们对于共产党的信仰很脆弱。另一类就是简单地盲目排斥共产党,认为纲要课只讲国民党的坏话,有意掩盖共产党内部矛盾和错误,这类学生很容易陷入到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区。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要讲清楚共产党的曲折更多的是路线错误而不是私欲纷争,而且在这样的曲折中共产党凝练除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为内容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统一,坚持系统观念,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都是从中国具体现实得来,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比如11月8日听黄守宏的宣讲,他提到扶贫问题,就说中央现在非常关注脱贫人口有可能“返贫”,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最后,包括“十四五规划”在内的14个五年规划,为我们的“四史教育”提供了历史纵深大视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当然也有很多悬而未决的敏感话题,怎么找一个角度既不让学生钻牛角尖,又能够体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在探索中前进,14个五年规划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我们甚至可以往回追溯,拿新中国系列五年规划、全民大生产与国民政府领导的经济建设方案及其实施效果进行比较,辨别社会主义共和国与资本主义共和国之间的优劣。有了纵深视野和比较视野,学生更能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正确性。
      总之,纲要教学重在讲述来龙去脉,十九届五中全会不是凭空而来,也不会随风而去。十九届五中全会给了纲要课教学一个最大的自信心来源,就是共产党不仅行,而且始终如一。它与历史的联结,就是纲要课程应该探索并注重的关键点。